服務熱線
18127993046
Product category
面膜導致皮膚發(fā)紅?重復性開放敷貼試驗幫您驗證
引言
面膜類產品因"皮膚發(fā)紅"引發(fā)的消費者投訴占化妝品不良反應的37%,2025年《化妝品安全技術規(guī)范》明確要求,駐留類面膜需通過重復性開放敷貼試驗(ROAT)驗證溫和性[來源:國家藥監(jiān)局2025年第3號公告]。中科檢測依據GB/T 16886.10-2017標準,采用"21天連續(xù)敷貼+分級刺激評分"方案,結合Mexameter®紅斑指數監(jiān)測,精準評估面膜對皮膚的累積刺激性,助您解決"敷后泛紅"的市場投訴難題。
一、法規(guī)要求與試驗設計
強制標準:
受試者數量:≥25人(含5名敏感肌志愿者)
敷貼周期:每日1次,每次20分鐘,連續(xù)21天
評分標準:采用Draize 0-4級刺激評分法,終點紅斑評分≤1.0
儀器要求:
必須使用德國Courage+Khazaka Mexameter® MX 18.分辨率0.1紅斑指數單位
二、核心檢測方法與數據指標
| 檢測維度 | 技術參數 | 安全閾值 |
|---|---|---|
| 紅斑指數(EI) | 基礎值15-30.敷貼后增加值≤5 | 敏感肌人群EI增加值≤8 |
| 主觀刺激評分 | 灼燒感/瘙癢感VAS評分(0-10分) | 平均評分≤2.5分 |
| 皮膚含水量變化 | Corneometer®監(jiān)測保濕-刺激平衡 | 含水量下降率≤10% |
試驗流程:
mermaid
graph TD
A[篩選30名受試者] --> B[皮膚基線檢測:EI值+含水量]
B --> C[每日敷貼20分鐘×21天]
C --> D[每次敷貼后30min/24h雙時點評分]
D --> E[計算累積刺激指數(CSI)]
三、中科檢測技術創(chuàng)新
敏感肌模型
建立"乳酸刺痛陽性"敏感肌人群庫(刺痛評分≥3分)
同步監(jiān)測TEWL值(經皮水分流失)與EI值,雙指標驗證溫和性
數據案例
某舒緩面膜vs普通補水面膜:
| 指標 | 舒緩面膜(試驗組) | 普通面膜(對照組) |
|---|---|---|
| 21天EI值變化 | +2.3±1.1 | +6.8±2.4 |
| 敏感肌受試者紅斑率 | 4% | 28% |
| 主觀刺激評分 | 1.2±0.8 | 3.5±1.2 |
風險預警模型
通過AI算法分析10萬+檢測數據,建立"成分-刺激度"預測模型,提前識別潛在刺激組合(如酒精+香精)
四、行業(yè)痛點解決方案
配方優(yōu)化:
提供"刺激性成分替代方案",如將傳統(tǒng)防腐劑替換為己二醇+辛酰羥肟酸復合體系
宣稱驗證:
支持"無刺激""敏感肌適用"等宣稱的科學背書,檢測數據可用于電商平臺資質審核
競品對標:
提供面膜產品刺激度數據庫,助力產品力對標分析
中科檢測 — 您的面膜溫和性驗證專家,累計完成800+面膜ROAT試驗,數據通過率達92%,檢測周期僅28個工作日。
來源:GB/T 16886.10-2017 醫(yī)療器械生物學評價
來源:化妝品安全技術規(guī)范(2022年版)